还有一个办法是要靠商业医疗保险。平时个人、单位都出一点钱,到了有病时,就不会一次性支出太多。加速医疗保险制度的发展和完善,是既解决“看病贵”又不伤害医疗行业发展的最好办法。保险的规模越大,抗风险的能力越强。用大多数人的资源来帮助少数不幸患病的人,用互助的方式来解决看病贵的问题。另外,通过保险公司自身的利益来监督医疗价格远比政府的监管有效。保险公司为了保证自己的收益,会专门雇佣医疗人员来监督医院和医生的行为。病人看病时不需要付费,由保险公司去和医院结算。这样也就规范了医院的行为,不敢随便乱收费,否则保险公司经过专业人员的审核可以不支付。保险公司可以代表病人抑制医院的不正当行为。同时,医院和病人也会对保险公司进行监督,对服务不规范的保险公司,医院可以不与他们合作, 病人可以不再购买他们的保险。三者相互制约,可以降低收取虚高医疗费用的风险。
解决医院体制问题的核心是让医生的收入和开药检查脱钩。医生凭医术挣钱,工资由市场供求及个人资力能力确定,允许医院提高就诊费。有人会担心提高就诊费会进一步造成看病贵的问题,其实不然。就诊费是直接的,可控制的,而通过药费来获得收入则是不可控的。例如,如果医生需要获得30元的收入,通过就诊费,患者也就支付30元。如果通过药费,患者必须支付200元,很可能其中有100元的药是没用的或虚高的。改变药价虚高不下的状况,必须消除医院对“虚高药价”的需求。
《中国经营报》:单纯突出降低医疗价格以后,会伴生哪些问题?
海闻:首先,药厂作为企业是要讲利润的。如果药价低于一定水平,企业就不会再生产这种药。他们要么改头换面出“新药”,要么转产去别的行业。所谓“降价死”就是这种情况,有价无药。如果没有足够的利润,企业也就没有能力和积极性去搞科研了。我们老讲要自主创新,没有足够的科研怎么创新?药不是粮食,不是便宜能吃饱就行,药要管用才行。美国辉瑞公司每年要拿出近80亿美元研究新药,这是为什么?所以说,又要便宜,又要创新,谈何容易?除非政府掏钱。
其次,如果医生的回报太低,谁去当医生?一份调查表明,近80%的医生护士觉得工作压力“大”或“很大”,48%的医护人员觉得他们的职业“不受尊重”或“很糟糕”。医生被“2元”“3元”地明码标价,还动不动被说成“白蛇”、“白眼狼”。不排斥医生中有败类,但哪个行业没败类?!有人说,医生是良心职业。没错,当了医生是要有良心,可是总可以不当吧?美国最优秀的学生考医学院,我们最优秀的去学金融,去考公务员。长此下去对老百姓有好处吗?
第三,也不利于保险行业的发展。中国已经从一个传统的封闭的农业社会走向开放的工业社会,社会越来越复杂,人们每天生活中的风险包括突患重大疾病的风险也越来越大。解决的重要途径是发展保险业。经济越发达,保险业越重要。低价的结果让人们的风险意识降低,对抗风险的机制和行业发展不起来。但这不意味着风险不存在,而是会让人们在真正遇到风险时没有抵御风险的机制和能力。
有些人爱钻牛角尖,容易把我说的话理解成“为了发展保险事业,故意把医疗费用提高”,其实不是这个意思。随着经济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医疗费用占支出的比重增加是客观规律。科技发达了,延长生命的手段多了,费用当然也会高。这跟有没有保险没有关系。保险事业发展了,就可帮助人们大大降低有病时的支付风险。(作者 张翼 孙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