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医院里限价药品"变脸"还相对含蓄一点。前几次降价通知发出后,医院都会在显著的位置张贴出详细的药品降价清单,但在一些医生开出的处方中,降价或者限价药品就会逐渐减少以至消失。某医院药剂科的一位工作人员向《市场报》记者道出了实话--自从国家发改委要求降价后,医院的降价药销量明显减少。据他估计,至少少了一半多。
一项调查显示,在某省立医院,头孢他啶前6个月平均每月用量为4537支,自降价后的第二个月开始,用量就仅为2400支,下降了47%,由此可见降价与临床处方使用量之间的关联性之强。降价药品难上处方,让本是"惠民工程"的降价药输了民心。
确保用上"廉价药"
国家基本药物将统一制定价格,由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
在新医改方案中,为了实现"全民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是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为了保障基本药物,《征求意见稿》给出了解决路径,即国家基本药物制定统一价格,由国家实行招标定点生产或集中采购,直接配送。
所谓基本药物是指,国家按照"防治必需、安全有效、价格合理、使用方便、中西药并重"的原则,结合我国用药特点并参照国际经验,确定的药物通用名目录。
事实上,国家在1996年就已制定基本药物目录,每两年进行一次调整,在2004年完成最近一次调整后,目录中已经包括两千多种药品。
有专家表示,在原先的管理体制下,由于相关药品价格报批部门尚无时间和精力去研究每个药品的生产成本,所以给很多企业以虚报价格的机会。加上企业花费大量的时间和钱物对相关权力部门进行公关,这就使得药品在未上市之前,身价已有所抬高。现行的药品招标制,虽然其出发点是好的,但执行中往往容易滋生腐败。这就使得《基本药物目录》自制定以来,一直未得到有效推行,企业无生产动力,甚至形成了市场上廉价药供应紧缺的状况。
南京市2004年第一批集中招标采购药品价格实施的时候,就发生了一件怪事:物价局公布的几个降幅达90%以上的药品在医院的药房里根本找不到,很多药品还不同程度地涨价,有的涨幅居然高达1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