廉价药退市 百姓伤不起

2011-06-03 18:26:43    来源:  作者:

  降价落到了药厂身上

  高涨的医药费成了百姓心中的痛,推行医疗改革,首先拿医药费“开刀”。

  “到今年为止,国家发改委已经连续28次调低药价,然而医药费不见下降。”蒋华良认为,发改委的“板子”不仅没有解决百姓看病难的问题,反而有可能“误伤”了廉价药。因为“发改委调低了国产药的价格,对进口药的定价却‘无能为力’。”蒋华良说。

  中国药学会无锡分会常务理事金坚说,一盒“白加黑”出厂价只有3~4元,到了消费者手里就成了16元。发改委降低药价的“好心”遭到了流通环节的抵制,最后这部分降价的费用摊到了原本就利润不高的药厂身上。

  药价一路走低还“打击”了医院的积极性,药价越低,医院收入越少,也让廉价药的生存空间越发狭小,不少医院转而投入高价药“怀抱”。

  国家能否统一生产廉价药

  蒋华良认为药厂是市场化企业,没有利润就停止生产,无可厚非。要让廉价药重新进入市场,也必须用市场经济手段调节。他建议有关部门应定期调查紧缺、脱销药品的生产、供应问题;对经典廉价药品的生产、经营企业给予一定优惠政策,保证生产企业的合理利润。

  “国家能否对抗生素等常用药物实行统一定价、统一生产至关重要。”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院健康研究所所长时玉舫研究员说,“这牵涉到90%百姓所看的病症,把这些药价控制了,百姓看病费用也自然降下来。”

  本报认为,压缩甚至消除药品流通的中间环节对降低药价来说至关重要,可以由国家直接向企业定点定期收购并供给医院,再以平价提供给病患。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