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子龙论新版《药价管理办法》 没抓住根源问题

2010-07-08 23:29:21    来源:  作者:

  谢子龙:我有两点看法,第一个,我认为药品的价格实际上是和整个医疗体系改革应该是紧密挂钩的,如果说我们不在源头上面去解决以药养医的问题,我认为我们会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甚至头痛医脚,所以我认为应该是要整体去考虑医疗体制改革,按照医药分开彻底去斩断医和药之间的利益链条,整体去考虑。

  第二个看法,看了整个《药品价格管理办法》之后让我感到非常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中国改革开放30多年,我们大家都看到,从我们国家的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是一条非常正确的道路。那么如果说我们仅仅是因为某一个产品或者某一个事件导致我们某一些管理部门恐慌而出台,甚至要层层出台这么一个《药品价格管理办法》,我认为是不合适的。

  若不抓住根源问题 药价再降十次也没有用

  主持人:既然发改委征求意见了,我们肯定要给发改委一个回复,三位专家都分别给他们做了一个什么样的回复?于会长,企业都提了什么意见通过您转达上去?

  于明德:非常集中非常突出的一条,这个问题解决的根源,和刚才谢总说的是一样的,要抓住以药养医这个根源去采取措施,现在就虚高抓降价事实上无效,因为这些年来我们降了20多次了,有什么效果吗?没有。为什么你还要再做一次呢?你是怎么想的呢?你为什么不抓造成药品价格虚高的根本原因呢?以药养医的医疗体制这是一个根,这个问题不解决,你再降十次也没有用,别说再降30%—40%,让你降100%也没有用,因为你抓的是皮毛是现象,根源不在这儿,根源在卫生体制。现在的医改要解决的问题不是现象,是要从根本上解决人民群众看病贵看病难的问题,这就要从体制改革找原因。当前正在进行的医改,特别对公立医院的改革这方面觉得进展实在是太缓慢,老是在药品价格上采取那些一招一式的措施,浪费了很多宝贵的时间。

  2006年我们曾经有过这样一个历史的教训,现在都成为历史了,大家自有公论。那个降价解决了什么问题?第一,伤害了企业。第二,伤害企业会导致最终伤害老百姓。如果你把价格降到企业的底线之下就是成本线之下,第一便宜药没有了,老百姓得不到基本药物,第二有些个别企业可能使用非正常的手段搀杂使假,那更坑害老百姓,这都是我们不希望看到的。第三,影响政府威信。解决价格虚高的事反复用无效的措施这么重演,对政府的威信非常不利。

  主持人:您有没有汇总的情况,企业提的意见大概有哪些?

  于明德:我们现在原原本本照文转告,来一份转一份,企业的意见,很集中的有一些条。刚才我说的是最集中的,要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第二个,更多的采用市场机制,这是大家一致的呼吁,在价格改革上更多的采用市场机制去解决一些当前遇到的困难。比方说买高价定高价卖高价这些中间费用过高,高定价大回扣等等,更多采用市场机制。如果你靠这几个定价部门的人能把企业内部的期间费用率、销售费用率都给查清楚,我看难于上青天。

【内容导航】
第1页:有非常浓厚的计划经济色彩 第2页:没抓住根源问题
第3页:迫药企调整结算方式返暗利 第4页:导致国家税收的流失
第5页:纯底价代理的医药公司受挑战 第6页:医院医生的收入并不低
第7页:暴利存在的背后是垄断 第8页:大众不明真相
第9页:谬误甚多 第10页:能顺利出台吗?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