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降价可能进一步形成产业倒逼

2012-09-21 15:27:34    来源:  作者:

  2010年11月,国家发改委就发布了关于降低头孢曲松等部分药品价格的通知,涉及17大类药品;2011年又分两次降低了部分抗微生物类、循环系统类、调节内分泌类和神经系统类等药品的最高零售价。今年5月,国家发改委再对消化类药品等价格作出大幅调整,平均降幅达17%。截至目前,尚未调价格的包括肿瘤药、心脑血管药、免疫调剂类药物、血液制品等。

  降价“剑指”流通环节或倒逼生产企业转型

  值得一提的是,发改委的“药品降价令”一般针对“最高零售指导价”,业内人士认为,药价降低已成行业常态,对生产企业的利润影响有限,部分品类单一的企业宜开发细分产品,通过丰富产能抵御政策风险。而药品降价实质“剑指”流通环节,大型医药工业公司可以“试水”直接配送等药品商业领域,构建工商一体化的药品流通“高速路”。

  “我国药品实行底价包销制,零售及流通成本高,经过层层利益分割,降价对于药企的实际影响并不大,政策的主要着力点还在于流通环节经销商的利润压缩上。”业内人士表示。

  以本次药价调整为例,抗肿瘤药临床用量大,降价后将对降低医疗费用产生较大影响,而肿瘤药生产企业受到的负面影响却微乎其微。郭思捷说,肿瘤药的出厂价和终端价相差很大,相应的利润挤压空间也大,因此降价的影响会稀释在流通环节中,最终对药品生产企业的利润影响很有限。还有业内人士认为,国外药企对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发生产能力较强,国内企业产品市场份额并不大,因此政策影响并不会广泛波及国内药企。

  部分产品结构单一的药企有受降价政策“重创”的风险,但企业的产能升级及细分产品开发也将得到推动。沃华医药方面就表示,心可舒片贡献了公司约九成的销售收入,药品降价已成为大势所趋,但心可舒片一旦降价,公司盈利能力将受到重创。有专家表示,降价将逼着这些企业提炼内功,通过细分产品的开发来分担政策压力。

  药品降价可能进一步形成产业倒逼。比如企业药企自建营销队伍,并“试水”流通领域。事实上,上海医药、广州药业等大的制药企业,已经自建有自己的商业流通团队,打造了融合式工商一体化模式。业内人士认为,工商一体化模式不仅可以降低运营成本,还有助于企业了解市场形态,并据此设计不同的产品组合和市场推广策略,企业盈利也将得到相应提升。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