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设立“公共卫生岗位”“以奖代补”推动非公医院药品零差价

2011-10-24 14:12:18    来源:  作者:

  合肥探索新规推动非公办社区医院药品“零差价”

  社区医院药品零差价使群众得实惠,但公办医院收入由政府兜底,非公办医院怎么生存?安徽省合肥市蜀山区探索用“以奖代补”购买公共卫生岗位的方式,推动非公办社区医院也实行药品零差价,并以考核促进服务水平。

    作为全国基层医改先行地区,合肥市蜀山区自2010年9月起所有公办社区医院都不再靠卖药赚钱,一年来人均药费下降30%,门诊量上升20%,小病进社区成为群众首选。但如果也同样取消13%的基本药物加成,该区5所非政府办的社区医院收入将明显减少,生存发展受到限制。为保证这类医院的可持续发展与服务质量,蜀山区日前推出“以奖代补”新规,按照医院所服务区域的人口规模,每1万人设立1个“公共卫生岗位”。非公办社区医院每购买1个“公共卫生岗位”,在服务绩效考核合格的前提下,每年可得到政府5.2万元的奖励补助。以一个社区6万人左右的人口规模,一所社区医院在合格完成基本医疗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后,年底将能得到政府31.2万元的“奖补”。

    “社区医院干得好不好,要听取群众意见。”蜀山区卫生局副局长罗军介绍说,在考核时将把患者反映、电话随访情况作为重要依据,调查药价是否降下来,健康档案、慢性病防治、老年人医疗等公共卫生服务是否执行到位。根据考核方案,只有得分90以上者才能得到全额奖补,此后每降10分减少一个岗位补助,得分不足60的医院将不予补助。

  新闻链接:合肥593种药品实现零差价

  2010-10-15 14   来源:合肥晚报

  记者从省、市物价局获悉,从今年9月1日起,安徽省全面推开基层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所有公办基层卫生医疗机构和一体化管理的卫生室所用的基本药物和补充药品,全部实行“零差价”销售,此举惠及全省6800多万城乡居民。合肥593种药品“零差价”后,药品价格平均下降20%,单病种诊疗费用平均下降15%。

  “长期以来,由于多种原因,基层医疗机构形成‘以药补医’的局面,直接导致了医疗机构的公益性弱化,逐利性增强,不合理用药现象不同程度存在,加大了群众就医负担。”省物价局相关部门负责人称,建立基本药物制度,实行药品零差价销售,是坚持基层医疗机构公益性,破除“以药养医”机制,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重要举措。

  今年9月1 日,药品零差率销售在全省实施,同时,价格部门进一步强化基本药物和省补充药品的价格监测,充分发挥价格权威信息发布、价格预警、价格干预的作用。据省物价局价格监测,全省零差率全面实施后,基层医疗机构药品价格比零差率实施前下降43.83%,如果考虑到一体化管理的村卫生室实行零差率前更高的药品加价率,实施零差率后全省基层医疗机构药品实际降幅在50%左右。

  记者从合肥市物价局了解到,该局联合相关部门,在庐阳区和肥西县率先启动了基层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试点,全面取消药品加成,对593种药品实行了零差价。“从庐阳区的情况来看,药品价格平均下降20%,单病种诊疗费用平均下降15%。”另外,今年上半年,合肥市物价局还9次调整化学药品共计 802个规格品种,3次调整中成药共计352个规格品种,复核审查审批中药饮片4批143味饮片、医院制剂2批45种制剂价格,有效治理了药价虚高现象,降低了患者支出。

手机:   汉字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