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招:借刀杀人
生产厂家成环节暴利的替罪羊
一位在国有医药公司主管超过10年销售的朋友透露,目前我国生产的大部分西药的生产成本还不到零售价的5%。比如一种名为“恩丹西酮”的化疗止吐药,规格8mg/支,医院售价80元-90元,但其生产成本是多少呢?1公斤有国家正式批号的恩丹西酮原料药市场价6万元,可以分装12.5万支8mg的针剂,平均每支的原料成本不足1元,加上包装及工资、管理等,成本绝不会超过零售价的5%。看到这大家会一致认为,药厂很黑很暴力,其实,行业内都知道,生产企业利润在整个产业链条中是最低的,总代理商、经销商,医药公司,地市办事处,销售渠道,药店店主、店员,医院主任、医生,层层盘剥,一番瓜分之后,往往生产商成了代罪羔羊,欲辩无辞,真正获利在出厂后的环节上。
第三招:抛砖引玉,围魏救赵
低价药是“一招就死”
国家实行药品招标政策后,地区医药代表、经销商为了中标往往抛出一些低价药,这些低价普药往往会成为媒体宣传和大众相信药品价格下降的指标,但是这些低价普药中标后就从药房中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号称功能更好的新药、特药。这些所谓的新药、特药实际上就是那些中标普药的马甲药。招标的低价药虽然经常是“一招就死”,但是并不等于退出市场,这些药往往换个名头重新回到渠道中,再赚个盆满钵满。
由于目前医院药品招标种类非常有限,而临床用药的选择度却很大,替代品很多,就造成一种有趣的现象——低价中标药品“过把瘾就死”,这些为招标撑门面的药,由于价格低、回扣少或没有回扣。但是销售总代理们并不会让它“死”掉,低价药在医院无人问津的时候,各种“新药”“合资药”就开始粉墨登场,其实还是这些药,只不过改了个批号、换了个包装、取了个洋名,至多就是添加了一点无关紧要的成分,唯一不同的是就是价格奇贵。比如一种核心成分为青霉素的感冒药,成本仅为6毛钱,加入一点成分后,价格狂升到数百元一支,一种治疗心脏病的药,原来一瓶装100片,换包装后,一盒只有30片,价格则翻了好几倍,渠道各个环节皆大欢喜,人人潜规则埋头分钱。